反思台灣(一)—教改二十年,是死角?還是死路一條?
圖片來源http://t.cn/RnIkezW
教改二十年,風風雨雨,對於大部分的人民來說似乎前景有限,或者說其結果並不為人民所樂見.台語俗諺說得好:「種瓠仔,生菜瓜.」結果不如預期,既可能是天生差異,卻也可能是後天方法錯誤.藉此筆者欲點出幾個在教改上的思維死角,看似簡單,卻極有可能影響了近二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行動。
其一,求證偏見(confirmation bias)。求證偏見普遍地存在於科學研究當中,然而有時卻容易被忽視.容筆者舉一個著名的例子:美國某科學月刊在其中一期刊登了某種藥物對癌症的影響,在另一期中又載述了相同的實驗,卻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-而實驗唯一的差別只在統計方法的不同。看似一般的勘誤,其實背後卻隱藏了統計具有一定主觀性的事實,也就是「利用選取有力的數據」和「有利的統計方法」來佐證自己的結論。若研究不客觀,出來的結論也只是為了符合一開始的設想罷了,如此在應用之時,可能會導致效果不彰。教育中也常常出現這種問題,當我們在看待歐美教育時,總為了創意或獨立思辨能力找尋清晰的答案,將不相關的現象與數據兜再一起,試著說服教育部提供經費實施,最後將無效的解決方法當作治療台灣教育的神聖解藥。
其二,社會問題。社會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教育問題,就如同我們所聽到的:「社經地位低的家庭通常無法供給孩子足夠的教育」,大家原以為一個Coursera就能幫助世界上所有無法受到教育的人,其實孩子天生的環境使他駐足不前,才是整個問題的根源,而這也是很多人想要改變台灣的M型化教育所沒看到的一點,有些人大力支持常態分班,但如此造成一個班的能力差異太大,老師的教學選擇茫然-最後比較跟不上的同學只能趴下睡覺。有人覺得趴下睡覺就是不努力的表現,的確,但他們的確從課堂上得不到成就感,努力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枉然,這是否也讓他們畫地自限了呢?
其三,教室的框架。教育並不只侷限在教室中,很大的部分其實是來自課外的學習活動-筆者所指的是豐富性而不是時間性上的大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學校沒辦法提供我們系統化的體驗,由於每個人的興趣都不同,我們想知道更多就要靠自己去探索。教育能做到的只是引導你找到自己所感興趣、自己所擅長的。筆者在此鼓勵大家勇敢的去找尋自己的未來,設定目標,就像沈芯菱來到我們學校演講時講過的一樣:「我現在能達到這樣的成果不只是因為我很努力,更重要的是我比很多人還早看到自己的目標。」筆者也期許每個人能擁有自己的夢想,配備好需要的能力,無懼彼方可能遇到的挫折困難,出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