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這些人奔波的那些事——戰地記者


(電影《一千次晚安》劇照)

戰地記者,一個多麼神秘、奇幻的職業。多數人可能對它相當陌生,因為台灣人從事這行業的人寥寥無幾。對於這項職業所需具備的能力,有不少的報導,甚至是現身說法的紀錄也有(註1),故此不再進行更多的職業介紹,而是來思考這個行業存在的必要性。

我們擁有「知的權利」,然而能讓我們享受這個權力的事又從何而來?就是記者們辛苦的採訪及報導。在取得戰地或動亂的新聞中,有多少人因此喪命(註2)?有多少女性的貞節又因此被奪去(註3)?有多少家庭就此破碎?儘管再專業,場上瞬息萬變,事先預防的效果少之又少。

如果說這行業的存在是必要的,可能是基於下列理由。

第一,要獲得關於當地的資訊,比起派一些沒有專業訓練的人,不如派受過訓練的人減少損傷。就如同周軼君小姐(註4,曾為戰地記者,現為端傳媒國際頻道總監)講座中所言,更重要的是須具備自身經驗,方可辨認真偽。

第二,避免有更多非客觀的條件加入。其實不外乎戰地記者,只要是記者,大概可以分兩種,一種是具有官方身分,另一種是公民記者。而在戰場上,這個分類,就儼然成為一種是隨軍,一種是自己深入的。我們不能忽視軍方這個情報來源,但正因他們身在其中,往往會有過於主觀之行為,故如果多了一些公民記者以第三方的角度深入,或許可以帶給我們更客觀的視角。(註5)

看到這裡,有些人或許會想,以上兩點是否有矛盾。但如果好好思考,其實並未衝突。為追求不受官方影響的記者,公民記者須利用,只要他們也受過一地的訓練,不也就達成以上兩個目的嗎?這樣豈不是可以兩全其美?

但為何這個問題又可以如此的複雜下去,為甚麼它又可能需要不存在呢?

首先,因為戰地記者這個職業其實是有可能被取代的。如果使用機器人,是不是可以降低損傷?在名義上把這個職業取代,卻保留著它實質的用途,豈不是兩全其美?儘管現今技術,機器取代記者仍有待商榷,但在未來,不是絕不可能。就如同時一百年前你能相信無人機有一天會加入戰爭嗎?雖然戰場的新聞具有複雜性,但人工智慧的進步也不容忽視(註6)。既然這份工作可以用安全的方法取代,為何不呢?

第二,我們想要的新聞的重要性有大於人命嗎?我想這就是最糾結的。隱私權的問題同樣面臨知的權利及記者的各式權利這樣兩難的情況。說他簡單也沒有那麼簡單,畢竟言語的力量也可以殺死人的。到底新聞的底線要用甚麼衡量?

總的來說,現在戰地記者的這個存在所牽涉的超乎我們的想像,或許我們這些沒有身處水深火熱之中,又或者沒有像那些記者身處險境中,談論這些未免顯得有些膚淺,但這就是我們唯一能做到的,替他們多多思考,不白白浪費生命。當你又打開電視機,看到那些位居前線的人們,記得放下你手中的事,以敬佩的眼神看待他們並感謝他們。

1

行過烽火大地 張翠容: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 http://pnn.pts.org.tw/main/2012/09/20/%E8%A1%8C%E9%81%8E%E7%83%BD%E7%81%AB%E5%A4%A7%E5%9C%B0-%E5%BC%B5%E7%BF%A0%E5%AE%B9%EF%BC%9A%E4%B8%8D%E6%9C%83%E6%9C%89%E7%84%A1%E7%B7%A3%E7%84%A1%E6%95%85%E7%9A%84%E6%81%A8/

如何成為一個戰地記者

https://crossing.cw.com.tw/blogTopic.action?id=477&nid=5361

2

救友反遭ISIS害 日戰地記者後藤的不凡經歷

http://www.ntdtv.com/xtr/b5/2015/02/01/a1173885.html

3

美知名女戰地記者 開羅採訪遭殘忍性侵
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world/breakingnews/463663

4

戰地記者周軼君的真實經驗:不攜槍、不裝英雄、永遠帶著一條白手帕

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le/20161221-taiwan-Yijun-Zhou/

5

戰地記者的獨立報道“無可取代”
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3/12/17/n431469.htm

6

機器人會取代記者嗎?
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78734

Recent Posts

Follow Us
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Google+ Social Icon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