扼殺科技還是應變衝擊?談機器人稅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81038)
近年來,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已經走進傳統工業,成為生產線的一部份。在幫企業主降低人事成本的同時,兩者的組合也減少了傳統藍領勞工的工作機會。隨著機器人的研發以指數般增速,自動化生產線的成本勢必繼續降低,屆時,一定會對社會造成衝擊。有鑑於此,有人提出了向使用機器人取代傳統勞工的公司開徵「機器人稅」,以緩和衝擊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即是這項措施的支持者。然而,反對的聲浪也不小。反對者認為對使用機器人的公司課稅會打擊科技進步,並增加額外的生產成本。
機器人稅的支持者認為,課徵機器人稅能舒緩因為科技進步而加深的貧富不均。由於企業主需要為使用機器人取代勞工付出代價,他們無法獨享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利潤,因此貧富差距並不會急遽惡化。同時,政府可以用這些稅收彌補因為勞工失業而短少的所得稅,並且將額外的收入用於教育低階勞工,讓他們有足夠的知識與技術回歸就業市場。同時因為企業主需要負擔稅賦,他們並不會貿然解雇大量員工,保障勞工的就業權利,進而減緩對於社會的衝擊。
同時,機器人稅也可以為「無條件基本收入」制度奠定根基。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概念是人們不必工作,即可領取支持生活的基本費用。這項制度已經在許多國家,例如瑞士和冰島,實驗性的實施。這項政策目的並非讓人不事生產、白吃白喝,而是將寶貴的時間從工作轉移至對家庭或社會有所貢獻的行動,像是陪伴家人、當志工、從事藝術創作、發明、或是創業等。在此同時,人們也可以不被傳統的工作制度束縛,得以選擇更有彈性、更符合自身志趣的工作。對擁有龐大負擔的政府而言,機器人稅的稅金可以做為此政策的基本財源。
而機器人稅的反對者則認為,課徵機器人稅對於科技的發展是一項阻礙。因為企業是利潤導向的組織,一旦自動化生產線因為課稅而失去效益,那麼企業就不會有動力進行相關的研發與創新。再者,有些生產線之所以採用機器人,並不是為了降低成本,而是為了保障勞工的工作品質。譬如汽車生產線上的上漆流程,以往汽車工匠必須在充滿有毒染劑的環境長時間工作,而現在則是由機器人來代勞,在降低保險與員工裝備的成本時也保障員工的健康。一旦課徵機器人稅,會迫使許多工人回到危險的生產線上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我們對於機器人造成的就業衝擊尚不明瞭,若是貿然訂定過高或者過低的稅負,都會對國家競爭力造成不良的影響。
筆者於近期的天下雜誌看到中研院院士朱雲漢的相關文章。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一個折衷的辦法,就是像我們現今計算碳足跡一般,調查每一項產品或服務內的「自動化足跡」,也就是其生產與供應過程中自動化的比例,藉此決定對該產品課徵的稅額,甚至能引進累進稅制的概念。然而筆者認為,不同的產品有其不同的生產方式,有些產品能大幅引進自動化生產,例如傢俱與食品,且其自動化生產的成本較低。有些產品則無法,譬如手錶或是電子儀器。若要採取以上的計算方式,那可能要對不同的產品種類與自動化流程進行加權,否則不同商品與服務在價格上的波動也可能對社會產生衝擊。
此外,筆者雖然同意機器人稅能減緩貧富差距,然而目前貧富差距產生的原因除了有所得的不平等以外,還有政治人物與企業界的掛鉤所產生的金權關係,以及因為財產繼承與教育環境所帶來的世代差異。這些因素的影響力有時更甚於所得的差異。機器人稅並不能有效解決以上因素,因此除非政府能先導正這些根本性問題,並且將機器人稅合併進政策之中,否則貧富差距的問題仍然不會消失,甚至會隨著企業主用法律優勢規避稅收而持續加深。
機器人稅是政府對於一個新時代浪潮所展開的應變行動。由於目前機器人對就業市場的衝擊還未完全顯現,因此我們還有時間針對此議題做深入的辯論。歐盟已於上禮拜開始討論一個有關機器人稅的法案,其他已開發國家,如美國,也開始出現相關的討論聲浪。無論機器人稅課徵與否,自動化的時代終會來臨。政府的責任是保障多數人民的權益,而作為學生,筆者認為我們要培養快速學習與創新思考的能力,如此一來,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新世界中謀得生路。
參考資料
天下雜誌 617 期,朱雲漢專欄:開徵機器人稅勢在必行。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81184
天下雜誌:比爾蓋茲:搶工作的機器人 必須繳稅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81038
延伸閱讀
報橘:【面對數位強權,重罰只是便宜行事】今天趕走 Uber,明天我們要趕走無
人機與機器人嗎?
https://buzzorange.com/techorange/2016/12/23/uber-regulator-proble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