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反思台灣(九)–壯遊增加國際觀?


(http://t.cn/RnCQIod)

前陣子,看到最新版的「青年體驗學習計畫」的新聞,若應屆高中職畢業生自行提案國內外壯遊或志工,回來時可以享學測免考優待或列為升學審查項目,但並不提供1萬元的津貼準備金。此舉引來大眾譁然,就算有升學優待,出去壯遊時若沒了生活的基本保障,僅僅圖利家庭經濟狀況許可的學生,真的能達到教育部所謂「培育國際化人才列為優先教育目標,為增進我國青年國際視野及加強全球移動力」如此冠冕堂皇的功效嗎?

我想這答案毫無疑問的是否定的。其一,這個計劃發展再怎麼大,能受到補助的學生也仍是少數,而且人數增加會導致分配到的經費越來越少,降低壯遊的品質。其二,此案是否會只停留在所謂的體驗層次,筆者並沒有頭緒,但若真如此,待在國外的短暫時間僅會達到擴大視野這項而已。其三,此計畫已經行之有年,改變的只是福利政策而已,或許這項計畫是成為菁英人才內心的一顆種子,筆者也並不反對這項計畫的本意,但同時,為何不增進全體學生的國際觀,而只局限在少數人身上呢。

國際觀是什麼,能吃嗎?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,我可以跟大膽地跟你說「可以」。大部分的人都抱持著如此的觀念,認為自己為什麼需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其他角落發生了什麼事?Hans Rosling和Ola Rosling在TED的演講-如何不要對世界茫然不知(How Not to Be Ignorant About the World)中提到了:「當我們有了一事實為基礎的世界觀時,我們知道這世界的趨勢是什麼。」金融方面,你需要世界的股市分析,和預測重大事件可能對經濟的影響;對於製造業來說,你要知道整個市場外銷的發展,客群的 設定,以及產業的連結;對於經銷商和業務來說,你要知道進口哪些產品會引起熱賣,你也必須知道跟外國客戶洽談時要如何切入話題,而不是一個充滿工作性質的談話,若與客戶有共同的連結,對合作也有加分的效果;對投資者來說,你必須知道投資哪個國家,能達到最大效益;對學者來說,你需要知道現今研究的趨勢及探尋研究的機會。國際觀並不是知道國際時事而已,而是將自己的框架拆除,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世界上的事已使自己的認知能夠更臻完善。沒了國際觀就形同鎖國,因為認為與自己不相關而將外來的資訊隔絕在外,只會在國際化的社會下,憑著自己的認知,失去了競爭力。

參考資料:

明年起國內外壯遊當志工 列學測優待或升學審查項目
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9/2021051

教育部的荒謬政策:將有錢人才能做的「壯遊當志工」,列為升學審查項目

https://buzzorange.com/2016/10/14/poor-people-gets-shit/

國際觀是什麼,可以當飯吃嗎?-可以

http://www.cw.com.tw/blog/blogTopic.action?id=494&nid=6784

國際觀,決定你的世界有多大

http://www.ym.edu.tw/ymnews/187/a1_2.html

Recent Posts

Follow Us
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Google+ Social Icon
bottom of page